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本身所含的水分、进入垃圾填埋场的雨雪水等水分,扣除垃圾及上覆土壤的饱和持水量,通过垃圾层及上覆土壤而形成的渗滤液。高浓度废水,在处理过程中,各个阶段仪表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流量、压力、液位、温度、分析仪表等测控产品。
垃圾渗滤液水质十分复杂,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盐、SS和氨氮。垃圾渗滤液不仅污染土壤和地表水源,而且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目前对于垃圾渗滤液去除CODCr的研究较多,通常采用生物处理,但处理效果不是很好,且操作不便。成本比较高,新的流程还需要对仪表进行升级和优化,道森为了适应流程的各个阶段推出了多种具有适应性的测控产品,在获得较高的测控效果的同时同时不降低性价比。
五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1、初始调整阶段:垃圾投入填埋场,填埋场稳定阶段进入初始调整阶段。在这个阶段,垃圾中的易降解成分与垃圾中携带的氧气迅速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同时释放出部分热量。
2、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填埋场内的氧气耗尽,填埋场内开始形成厌氧条件,垃圾的降解由好氧转为兼厌氧。在此阶段,硝酸盐和硫酸盐分别还原为氮气(N 2 )和硫化氢(H 2s ),渗滤液的pH开始下降。
3、酸化阶段:当填埋场内不断产生氢气(H2)时,意味着填埋场的稳定进入酸化阶段。现阶段,兼性厌氧菌和反式厌氧菌是在垃圾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微生物,垃圾填埋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CO2),渗滤液中COD、VFA和金属离子浓度持续升高。上升到中期,数值较大,然后逐渐下降; PH持续下降至较低值,然后逐渐升高。
4、甲烷发酵阶段:当垃圾填埋场中H2含量降低到较低点时,垃圾填埋场进入甲烷发酵阶段,此时产甲烷菌将有机酸和H2转化为甲烷。有机物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和电导率迅速下降,BOD/COD和可生化性下降,pH值开始上升。
5、成熟阶段:当垃圾填埋场内的可生物降解成分基本降解时,垃圾填埋场将进入成熟阶段。此阶段垃圾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已随渗滤液去除,只有少数微生物能降解垃圾中的部分难降解物质,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进一步下降,BOD/COD较少大于0.1。但渗滤液浓度已经很低。